联系人:端木经理
手机号:18837251012
固 话:0372-2108131
联系人:李经理
手机号:18837251013
固 话:0372-2108133
传 真:0372-2108132
邮 箱:dmfl@163.com
网 址:miaomuw.net
邮 编:455000
地 址:安阳市高新区峨嵋大街国家火炬工业园
低温萃取葡萄籽油的新方法(中国油脂)
一种低温萃取葡萄籽油的新方法
栾小恒、端木凡林、刘民剑、田跃信
(a片网站_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av在线_深夜A级毛片免费_高清成长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亚洲s色大片 )
摘要:本文介绍了低温萃取葡萄籽油的方法(4号溶剂浸出)、工艺过程、及其低温萃取的意义。
关键词:低温、萃取、葡萄籽油、4号溶剂
A low temperature extraction of grape seed oil in the new method
Luan xiao heng Duan mu fan lin Liu min jian Tian yue xin
(An Yang City Jinghua oil and fat Engineering CO., Ltd.,455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ethod of low temperature extraction of grape seed oil (4,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 and the low temperature extraction of meaning.
Key words: low temperature; Extraction;grape seed oil ;Butane;
1.前言: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为落叶藤本植物,是世界古老的植物之一。我国葡萄资源较为丰富,年产量约有近600万吨,这些葡萄中约有80%用于酿酒,13%作为鲜果用,7%用于加工果汁及其它葡萄产品。作为葡萄酒工业的副产品,我国对葡萄籽的利用率并不高,每年均有大量的葡萄籽作为饲料或废物丢弃掉,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葡萄籽含油量14%~17%,葡萄籽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其含量高达90%以上,其脂肪酸主要是以亚油酸为主,含量在58%
~76%之间,比一般食用油——核桃油和红花油中的含量都高。葡萄籽油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是一种优良功能性食用油脂,在国外享有“食用美容品”美餐。早在50多年前,它已在欧洲许多国家上层社会餐桌上开始露面,近年来,其广泛用途被众多研究者所承认。
从葡萄籽中提取葡萄籽油现有多项生产技术,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企业生产葡萄籽油,以适应国内国际要求,葡萄籽油提取是传统的压榨法和溶剂提取法。压榨法出油率较低,杂质含量高,且在挤压过程中形成高温,破坏不饱和脂肪酸;普通的溶剂提取法,所生产的产品中残留的溶剂丙酮、二氯甲烷、2-丙酮、正己烷(6号溶剂)等往往达不到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标准的要求;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葡萄籽油工艺中,尽管使用了无毒、无味的二氧化碳作提取剂,可实现葡萄籽和油的分离,又没有溶剂残留毒性,易达到卫生标准,但是,该工艺操作压力较高(25~30Mpa),设备一次性投资过大,成本回收周期太长。而a片网站_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av在线_深夜A级毛片免费_高清成长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亚洲s色大片 拥有的4号溶剂低温萃取技术(专利号:90108660.6)提取葡萄籽油,弥扑了以上生产工艺的不足。
4号溶剂(主要成分为丁烷、丙烷)萃取技术,是食品加工业的新兴的一项萃取技术,它是利用4号溶剂沸点低、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很容易挥发的特点。用4号溶剂萃取葡萄籽油就是利用其特性,从原料中萃取、分离葡萄籽油。这种技术与传统的溶剂法相比大优点是常温萃取、低温脱溶。它克服了传统溶剂法在分离过程中,需蒸汽加热,破坏掉热敏性物质,萃取物和葡萄籽油中存在溶剂残留等缺陷。与CO2超临界萃取法相比,萃取压力低(4号溶剂萃取0.4~1.0Mpa),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操作方便,能实现大规摸工业化生产。
经过我们多年的生产经验,现把我们的低温生产葡萄籽油的工艺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共勉:
2.葡萄籽加工生产工艺:
葡萄籽→除杂→调质→软化→轧胚→ 低温浸出→ 低温粕
↓
葡萄籽毛油→ 精炼→成品油
2.1葡萄籽前处理工艺:
原料葡萄籽→输送→除杂→软化→除铁→轧胚→干燥→低温浸出
工艺说明:原料用风机经震动筛除杂,将葡萄籽中的皮渣、果渣等杂质除掉,然后经输送机投入软化锅中,放入一定水进行软化,升温至65℃—80℃,保温一定时间(15分钟左右),除铁后投入轧胚机轧胚,胚片厚度0.3毫米,水分保持在8%,把胚片输送到浸出车间。
2.2葡萄籽4号溶剂(低温)浸出工艺[1]:
4号溶剂是从液化石油气中提纯而来的,其主要成分为丁烷、丙烷,沸点均0℃以下。浸出过程是在一定压力(0.1~0.7Mpa状态为液体)和室温下进行的,实现油料的低温浸出。浸出粕和毛油中的溶剂是在低温、真空状态下脱除的,溶剂液化后循环使用。生产流程图及工艺流程简述(见图一)。
工艺过程:1、将葡萄籽胚片装入浸出罐V201;2、溶剂泵P201将4号溶剂注入浸出罐浸泡油料;3、溶剂泵P201从浸出罐抽出混合油打入蒸发罐V203;4、联通浸出罐与压缩机P204吸气口,使粕中残溶气化,进入压缩机,经压缩、冷凝器E201冷凝液化,溶剂回流到溶剂周转罐V204,再循环使用。葡萄籽粕排出浸出系统。5、混合油进入蒸发系统,使4号溶剂
图一:萃取工艺流程示意图
E201冷凝器 P201溶剂泵 P202成品泵 P203真空泵 P204压缩机 V201浸出罐 V202混合液暂存罐 V203蒸发罐 V204溶剂罐 V205缓冲罐
蒸发后与毛油分离。溶剂蒸气经压缩液化后循环使用。葡萄籽毛油排出蒸发系统。
2.3葡萄籽油精炼工艺:
葡萄籽毛油→过滤→水化→测定酸价→脱酸→脱水→脱色→脱臭→冷冻→精滤→成品油储蓄
操作要点:1. 过滤去除葡萄籽毛油中固体悬浮物,毛油含杂不大于0.2%,2. 水化:利用胶溶性杂质亲水性,将一定量热水、NaCI、磷酸等电解质溶液,在搅拌作用下加入热油中,是其胶溶性杂质凝聚沉降3. 脱酸:检测过滤葡萄籽毛油中的酸价,根据酸价计算出理论加碱量和超碱量。脱除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加油透明度,降低烟点,防止氧化变质。4. 脱色:在真空状态下,把油温升到105~110℃进行脱水,再利用白土和活性碳吸附葡萄籽油中的叶绿素等颜色,经过滤机将油中白土、活性炭滤掉。5. 脱臭:将脱色油升温至180℃以上,真空度达到260pa条件下,利用水蒸气气提的原理,用直接蒸汽进一步脱除油中臭味及残余的游离脂肪酸、降低色价及过氧化值。6. 脱蜡:将油进行缓慢冷冻,使葡萄籽油逐渐降温至-10℃左右,使其充分结晶,再经冷冻过滤脱去腊(脂)质,葡萄籽油达国家一级有标准。
3.产品质量的对比
4号溶剂沸点低、组分纯、浸出产品残溶低,浸出过程温度低、选择性好,色素、磷脂等杂质的浸出量少,所以,产品质量高。与6号溶剂浸出粕、油质量对比如下:
3.1 浸出粕质量好
表1 浸出粕质量对比
项 目 | 4号溶剂浸出粕 | 6号溶剂浸出粕 |
色 泽 | 微 白 色 | 微 黑 色 |
残 油(%) | 1 | 1 |
残 溶(mg/kg) | <50 | <700 |
水溶性蛋白保持率(%) | 90—93 稳定 | 74—85 不稳定 |
脱溶温度(℃) | <40 | >100 |
3.2浸出油脂质量好
表2 浸出油脂质量对比
项 目 指 标 | 4号溶剂浸出毛油 | 6号溶剂浸出毛油 |
色 泽 | 黄70 红3 | 黄70 红5.5 |
酸 价 | 2.3 | 4.51 |
卵磷脂含量(%) | 0.13 | 0.9 |
残 溶(mg/kg) | <30 | >30 |
4 .4号溶剂低温萃取的意义
4号溶剂浸出油脂技术,是油脂提取方法的一次创新,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它不但能大幅度降低油脂加工成本,而且为贵重油料的提取,及植物蛋白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在环保方面,将使油脂工业发展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实现粕的低温脱溶
目前的6号溶剂浸出生产中,由于溶剂的沸程60~90℃,脱除粕中和油中的溶剂须使其温度上升到100℃以上,从而造成了粕中植物蛋白的变性,极大地阻碍着植物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4号溶剂浸出油脂工艺用简单的方法实现了低温脱溶,避免了植物蛋白的变性,开辟了广阔的植物蛋白资源,将对人们的饮食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与此同时,粕利用价值的提高也将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4.2实现了医药、化工方面的保质提取
由于该工艺生产温度低(<40℃),对油中和粕中的热敏物质如维生素、生物活性物质、色素等的影响较小,可以实现贵重油料的保质浸出,如对微生物油花生四烯酸、灵芝孢子油、月苋草籽、沙棘、小麦胚芽、黑加仑籽等。目前,利用此技术建成的武汉烯、武汉福星、内蒙古金达威微生物油脂提取车间运转很好,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对色素的提取更是独树一帜,尤其是万寿菊叶黄素的提取国际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用此工艺提取的叶黄素收率在97%以上,且色价在130以上。目前建成的企业有云南曲靖博浩、淄博天音、甘肃中贤、河北中进等生物公司。
4.3溶耗低、蒸汽用量少
四号溶剂浸出油脂,由于设计了新颖的“工艺系统内部热交换技术”且溶剂易蒸发,易回收,故节约了大量的溶剂和蒸汽,一般情况:溶剂消耗£8kg/t,蒸汽消耗£60kg/t。
4.4减少环境污染
由于本工艺系统使用很少的蒸汽,故在减少了锅炉的煤消耗的同时,减少了因燃烧煤排放的烟尘、废渣、废水,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
4.5 应用领域广
脂溶性提取上该工艺已成功地应用于万寿菊黄色素,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沙棘籽油、月见草籽油,葡萄籽油等贵重油料的提取;灵芝孢子、花生四烯酸(AA)、除虫菊脂、聚酯酰胺等医药、化工方面的提取、提纯,能很好地保护其有效成分及活性物质不被破坏。
植物蛋白综合加工上有:核桃油脂提取及核桃蛋白的综合开发利用;大豆油脂提取及大豆蛋白的综合开发利用;棉籽油脂提取及棉籽蛋白的综合开发利用等,在提取油脂的同时植物蛋白不变性。
参考资料
[1] 端木凡林,樊云霞等. 核桃油及核桃脱脂蛋白粉制取工艺.中国油脂. 1999,24(6): 20—21
- 上一篇:4号溶剂浸出技术在沙棘油提取中的应用
- 下一篇:黑加仑籽油加工新技术